王作华:留守“空心村”拯救乡村教育

2018-11-09 19:13:35 郑嘉雯 来源:上杭新闻网  责任编辑:阙小琴

一个在籍人口806人的村庄,常住村民不足300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200人,20-45岁青年不到10个,剩下的便是儿童。这样的境况出现在许多偏远山村,也包括上杭县蛟洋镇坪上村。

坪上村位于蛟洋镇西北角,距镇中心28公里,由坪上、葛坊两个自然村组成。随着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打工热”,村里越来越多的青壮年选择外出务工,老弱妇孺成为看守村庄的主力。然而,有一个小伙子却“反其道而行”,带着妻儿,回到这里安家置业,他叫王作华。

简陋的校舍

重返故乡 物是人非事事休

身材高高瘦瘦、皮肤黝黑,褐色格子衫搭配简单的牛仔裤……在省道308旁的华家村路口,笔者第一次见到了前来引路的王作华。一上车,王作华便大方地介绍起自己的家乡,从村庄的自然环境到人文历史……一路侃侃而谈、真诚坦然,20多分钟的车程也因此变得异常短暂。这时,你很难相信,眼前这位见解深刻、措辞得当的小伙子不过只有初中文凭。

王作华,今年32岁。2001年,刚刚初中毕业的他独自前往泉州鞋厂打工。浮浮沉沉五年间,他从一名普通工人晋升到管理层,积累了不少经验。2007年,王作华回到龙岩自己开店当起了小老板,继续从事品牌运动鞋批发。2010年,电商发展方兴未艾,他率先试水淘宝网店,三年后,又涉足智能化家居领域,每一段经历都风生水起。然而,就在事业发展蒸蒸日上之际,他却毅然放弃了城市生活,回到坪上村。

“家中父母年迈,我是长子,前几年就萌生了回乡的念头。”王作华介绍说。

2014年,适逢大儿子出生,为了顾全一家老小,他将城里的生意初步搁置,暂且回到坪上,开办了一间客家米酒厂。正当王作华满怀旧日乡情回到故土时,眼前的一切令他神伤。

“年轻人全部外出打工了,整个村庄沉寂、毫无生气,变成了‘空心村’。”唏嘘之余,最令王作华痛心的,是家乡的教育。

坪上村原本拥有一所不完全小学,常年来,学校设有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二年级起,村里的学龄儿童就必须前往蛟洋镇上求学。近几年,随着年轻人外流,学校的生源锐减,加之师资匮乏、撤点并校改革等外因,公办教育正式撤出坪上。而随着学校停办,原本留守村庄的家长也带着孩子陆续离开了村子。

“要想村里人不逃离村庄,首先要保住的就是村庄的教育。教育在,坪上村的根才会在。”王作华惋惜道。令他最担心的,并不是学校本身的消亡,而是村子文化氛围的消失以及整个村庄的衰败。

孩子们正在进行餐前感恩礼

试水教育 丹心热血沃新花

为了给村里的学前儿童争取受教育机会,王作华多次向当地教育部门提出诉求。但由于学前教育并不在义务教育范畴之内,事情多半不了了之。公办教育走不通,王作华孤注一掷,决心自己办教育。

经过多方协调,上杭县教育局批准了坪上村教学点,并给了一些经费,但是没有配备教师。王作华说服村里的新手妈妈江红兰来担任老师。就这样,坪上村教学点正式开学。彼时,老师1位,学生3名。

“因为没有教材,也没经过专业培训,刚开始很茫然,每天只是带着孩子们玩。”江红兰说。

这样的“带娃模式”自然算不上教育,更无法吸引村里的其他家长将孩子送来,江红兰也一度想要放弃教学。如何提供真正的教育成为摆在王作华面前的又一难题。

2017年末,一次偶然的机会,王作华接触到了“华夏三亲教育项目”。该项目是由公共经济研究会中国乡村文明研究中心联合国内部分教育基金共同发起,项目主张教育回归人性、回归自然、回归科学,通过礼乐启蒙、孝道教育、自然开慧教育,探索出了一套符合中国乡村儿童的教育新模式。

所谓“三亲”,就是指亲情、亲自然、亲乡土,是专门针对乡村特点的学前教育模式。利用乡村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因地制宜地引导孩子们贴近自然,掌握生存本领和人际关系。

2018年大年初三,王作华带着江红兰以及自己的妻子吴晶芹外出参加三亲教育培训。

春节后,坪上三亲教育学堂开学。“上午挖地瓜、择地瓜叶、洗地瓜;下午经典诵读、乡土音乐课、打扫教室,自主玩耍……”从老师的教学笔记看出,贴近山野、传习经典,占据着学校生活的大部分内容。而这种“接地气”的教学方式逐渐吸引了村里其他学生家长。今年9月,学校的学生规模扩展到了8个,还有两名家长时常带着自己的孩子过来玩耍,并义务提供帮助。

“觉得这边的教学方式很特别,保存了我们农村人亲近山野的天性。我也有意向明年跟着他们一起去培训,加入到教师的队伍中。”学生家长华新说。

“三亲教育”的教学模式让王作华看到了乡村教育的希望。“小孩不是教出来的,是影响出来的。”王作华多次这样说。未来,只要有条件,他还会继续将三亲教育小学也办起来。而这些,他很少与外人说起,“他们觉得是痴人说梦。”王作华苦笑道。

孩子们正在吃点心

扎根垄亩 守望山村扶桑梓

已是深秋,坪上村的田间小道仍处处洋溢着绿意。群山环绕之间,这个闭塞的小山村因为有了王作华这样真心热爱并竭力守望家园的年轻人,而显得如此不平凡。

事实上,办教育只是王作华回到村里做的其中一件事。

2014年,刚刚返乡的王作华见家乡日渐萧条,“想要实实在在为村里做点事”。当即,他发起成立坪葛爱故乡促进会(以下简称爱乡会),吸引村里多数优秀乡贤和外出知识分子加入,共同为村庄发展出谋划策。

2015年9月,爱乡会发动有志之士自发捐款4万多元,在村中央修建了新的篮球场。球场建好后,连续三年的中坪再(中村、坪上、再嘉)兄弟村春节篮球赛都在这里举办。第一年举办时,轿车在篮球场外围停得满满当当,几个村近千人一起观看了比赛。

2016年,在村两委的帮助下,爱乡会组织全村400多人参与捐钱种树,每人10元,在村中公共闲置区域种植村树100棵,美化村庄的同时,有效遏制了部分村民乱圈地占地的行为。同年,组织建设坪上村社区大学,筹建妇女识字班,邀请部分在校大学生利用暑假时间驻村教导留守妇女认字读书,跳广场舞。2017年,组织筹款翻修井水窟,方便村民取水用水……一桩桩、一件件,爱乡会为村里办了不少实事,也逐渐得到村里人认可,成员从最开始的4、5人发展到如今的57人。

就这样,王作华和他的“坪上故事”慢慢地为人所知。2018年,福建日报社助村栏目与林文镜慈善基金会、滋农游学联合发起的“大地之子”项目向王作华抛出橄榄枝。经过两个多月的评选和实地考察,王作华在全省184人中脱颖而出,成为10位“大地之子”之一。项目将为入选者提供持续三年的资金支持、村庄诊断、能力建设、资源链接等多样化支持,帮助像王作华这类有公心、有行动力的乡村青年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

有了这些帮助,王作华的坪上振兴梦变得越来越真切。下一步,他还计划成立乡村合作社,带动村民一起发展生态农业,把坪上村建设成为“三亲教育生态村”,让村庄更加宜学、宜居、宜养、宜游。

校园一角有孩子们自己种下的蔬菜

记者手记:

王作华的故事,是千千万万乡村守望者故事的缩影。我们知道,在祖国广袤的土地上,拥有许多像他一样的年轻人,他们以改造乡村为己任,对乡村饱含赤忱与热情,兼具思想者与行动家的双重身份,不忧不惧,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乡村理想,他们的存在,给乡村生活、农业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与视角。或许,这种自下而上的改造,才是今日乡村振兴的希望。(郑嘉雯)



上杭县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闽ICP备180298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