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16日电(记者王琳琳 郑明达)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将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中国用艰苦卓绝的努力书写出壮丽的“抗疫答卷”。 一切努力为生命让路 “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尽最大可能挽救更多患者生命”“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做出重要部署,要求全力以赴救治患者。 疫情暴发后,全国340多支医疗队、4.2万余名医务人员奔赴战场,全国约十分之一的重症医护力量集中武汉。 “疫情不退,我们誓死不退。” 除夕,白衣披甲以命护命,海、陆、空三军医疗队雷霆出征。万家灯火中,白衣战士再次把人民生命高高举过头顶,铁骨铮铮的誓言划破长空,点亮焦虑中的希望。 一封封舍生忘死的请战书、一张张勒出印痕的脸庞、一双双布满血丝的眼睛成了全国人民最难忘的镜头。 世间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人们记住了他们为节省一件防护服,八小时不敢喝水不敢上厕所;人们记住了他们为抢救生命迎难而上、无畏冲锋……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他们用血肉之躯为人们抵挡新冠肺炎病毒的攻击。 “战事”焦灼,最艰难的时刻—— 约10个昼夜,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相继建成,4万多名建设者并肩作战;29个小时,首批有4000张床位的方舱医院改建完成,开舱收治病人;1个月内,武汉市改建16家方舱医院,改造86家定点医院,新增6万多张床位,相当于新增60多家三级医院的床位数…… “战疫需要,我们就造”。医疗物资企业快速复工,众多企业跨行转产。抗疫中最需要的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等医疗物资从此起彼落的机器人流水线上源源出产…… 兵“桂”神速、“湘”互扶持、竭“晋”全力、鼓足“赣”劲、力“皖”狂澜、“粤”来越好……多省对口帮扶、“搬家式”支援。 患者治疗费用,中国财政兜底负担;足额发放各类补助;外来人员、困难群众应保尽保。截至3月21日,全国各级财政安排的疫情防控投入已达1218亿元…… 从怀胎七月的孕妇到呱呱坠地的婴儿,从垂暮之年的孤寡老人到生活困难的残障人员,中国始终不放弃任何一个生命,无论老幼、不论贫富,有一线希望就付出百分百努力,为挽救生命筑就坚不可摧的长城。 这是生命至上的中国理念,这是中国精神的抗疫书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