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满杭川——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展示(一):蛟洋镇夜间流动讲堂

2019-08-09 11:38:43  来源:上杭文明网  责任编辑:邱妤

    为了更好地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社会化动员、事业化发展,上杭县年初启动了首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竞赛活动,截止日前已有108个项目参赛,近期实践中心公众号将对参赛项目进行展示,不断扩大“爱满杭川”总品牌认知度,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影响力,让新时代文明实践之花在杭川大地盛开。

    蛟洋镇政策理论我来”讲”夜间流动讲堂志愿服务项目

2019年1月14日政策理论宣讲队在桃源村宣讲

基本情况

蛟洋镇地处上杭县东北部,位于新罗、连城、上杭三县(区)交界处,与7个乡镇接壤,镇域总面积228平方公里,辖25个行政村,总人口2.6万人,是上杭面积最大和行政村最多的乡镇。蛟洋有“六件宝”,一山一树一画家,一阁一园一先生。镇情特点为:著名革命老区,闽西黄金通道,新兴工业重镇,生态农业基地。蛟洋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于2018年11月20日在蛟洋大礼堂正式揭牌成立,成立之后成为农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型载体,成为开展理论政策宣讲,传承蛟洋红色基因,弘扬客家文化,破除陈规陋习,树立良好新风文明的文化阵地,成为建设“红色蛟洋”“魅力蛟洋”的宣传教育平台。

2019年3月27日政策理论宣讲在丘坊村宣讲

项目背景

为使党的各项理论、方针、政策及时宣传到户,解决宣传发动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基于蛟洋镇各村的村情不同,广大村民群众政策理论薄弱,白天忙于劳作的实际,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政策理论我来“讲”志愿服务活动,开设夜间流动讲堂,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2019年5月6日政策理论宣讲在再兴村宣讲

项目实施

为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政策理论宣讲进一步贴近基层群众,使党的理论政策更加深入人心,针对农民群众政策理论薄弱、白天忙于劳作的实际,蛟洋镇党委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设政策理论“夜间流动讲堂”,成立镇党委书记、镇长、人大主席、副书记为主讲人,其他班子成员和部门负责人为副讲人的宣讲团队,采用“1+2”讲课方式,充分利用夜间时间,深入全镇25个村,为村干部、农村党员、村民代表、妇女代表和老同志开展政策理论宣讲。为做到因地制宜、因时而异、因人施教,夜间流动讲堂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重点,采取“点单式”确定讲课内容,把脱贫攻坚、致富兴业、农村改革、民生保障、生态环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与农民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讲清楚讲明白,从而推进党建强村,实现乡村振兴。

2019年8月5日政策理论宣讲在秋竹村宣讲

蛟洋镇政策理论我来“讲”志愿服务分队,截止目前,夜间流动讲堂已进入19个村宣讲,约为1800余人授课。夜间流动讲堂的开展有效推动了农村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打通了宣传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群众“零距离”宣传理论政策,让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无盲点”。

 

 



上杭县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闽ICP备180298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