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有“戏”更入心

2019-07-22 17:37:38  来源:上杭文明网  责任编辑:邱妤

作为国内首部以垃圾分类为题材的舞台剧,上海独脚戏艺术传承中心(上海市人民滑稽剧团)创排的滑稽戏《头等大事》,与《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同步“上线”。在过去半个多月,该剧在青浦多个基层街道上演十余场,充分发挥滑稽戏紧贴时事、样式亲民的特点,以诙谐生动的方式将“垃圾分类”的理念向观众传递。(7月19日中国文明网)

垃圾分类是以“生活小节”撬动“社会文明”的大事好事。可由于长期养成的习惯惰性以及对垃圾种类“傻傻分不清”诸多原因,过去垃圾分类的步伐一直举步维艰。为推进垃圾分类的进程,也为全国推广率先垂范,从7月1日起,上海市出台了称为史上最严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违规者,个人最高罚款200,单位最高罚款5万。然而,尽管强制措施很刚性,但正式施行后,依然有不少责任人被责令整改或查处。

是不想支持垃圾分类?显然不是。市民们心知肚明,把垃圾分类做好了,人类居住的环境也就整洁了,环境治理也就有条不紊了,宝贵的公共财政资源更能用在刀刃上,是实打实的功在当下、利在千秋。问题是,垃圾分类看似简单却不简单,“分得清”做到“精准投放”,实在难煞人。

为此,不少有识之士提出了许多好建议,如城乡不要强求同标,处置方式不同不必追求统一,有的提出清楚列出种类名称。怎样让为“满脑子都是垃圾”头疼,变成“清清爽爽”,上海借助舞台为“头等大事”,推出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轻喜剧作品,“湿纸巾虽然是湿的,但它是干垃圾;干果仁虽然是干的,却算是湿垃圾”,让观众笑过之后将硬知识转化为容易记的诙谐段子的《头等大事》,着实是一种创举。这样的轻喜剧,不但诙谐,而且“船小调头快”,实践中一旦有鲜活事例,网络热转,可以边演边改,反映垃圾分类取得的最新进展,以文艺作品真正引领绿色生活。

以文艺参与文明创建,是文艺创作扎根人民有形的践行。以文艺创作推动垃圾分类,上海的探索是开了个好头,做了个榜样。文艺作品形态丰富、类型多样,有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以及民间文艺、群众文艺等,我们不妨结合地方特点,以能引起群众共鸣,喜闻乐见为突破口,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维度,对不同的素材进行深度挖掘和加工,二次创作,推出丰富多彩的主题清晰的文艺作品,以形成强大声势,引发文化效益和社会效益。

垃圾不分类,城市两行泪;傻傻分不清,行动难推进。垃圾分类看似举手之劳,却隐藏着“大学问”,面对这道新考题,只有求真务实、集聚众智、勇于创新,有“戏”才能更入心,才能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才能切实满足公众对绿色环保生活的殷殷期待。(邓文圣)



上杭县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闽ICP备180298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