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尚锦:一年援藏路 树立好榜样

2018-10-24 15:54:52 刘玉荣 黄华 来源:闽西新闻网  责任编辑:阙小琴

千里之外,高原之上,有一所美丽的高中——西藏昌都市第三高级中学。2017年8月,上杭县龙田中学的曾尚锦老师,积极响应国家省市“组团式”援藏的号召,对口支援昌都三高。他在雪域高原上克服了家庭困难、高寒缺氧、语言不通、生活不便等诸多困难,用爱和担当,在西藏高原上树立起了优秀共产党员教师的好榜样。

响应号召

克服困难千里援藏

“2017年6月,我接到县教育局电话问是否愿意援藏时,我特别激动。”9月9日,面对记者采访,曾尚锦回忆道。西藏的蓝天、高原的雄鹰、洁白的哈达、神秘的藏文化……一度是他年轻时的梦想,更重要的是援藏是党和政府交给自己的重要政治任务,做好这项工作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他觉得自己应该去,必须去。

然而,彼时,他的母亲因病离世不久,80多岁的老父亲又因脑溢血行动不便,生活都不能完全自理;女儿刚上高一,需要父母更多的关心与引导;妻子又担任上杭一中高三毕业班教学工作。“我若去援藏,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妻子一个人身上,她怎么能承受得住?”曾尚锦又犹豫了。

“你放心到国家最需要你的地方去吧,我不用你担心,我先到老人公寓住。”深知儿子的理想和情怀,老父亲积极鼓励曾尚锦。妻子也支持他:“去吧,家里我顾着,现在通信、交通那么便捷,记得多给女儿打电话!”

2017年8月4日,怀着对教育、对藏区的热爱,背负着对家乡、对亲人的不舍与挂念,他卸下龙田中学副校长和龙岩市名师的荣誉,以一名普通老师的身份,和龙岩的其他九位老师一起赶赴西藏。

立德树人

搭建“汉藏一家亲”桥梁

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曾尚锦深知,昌都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气候寒冷,空气稀薄,缺氧和高寒是对援藏人的挑战。然而知道是一回事,真正身临其境又是另一回事。

曾尚锦回忆,刚走出邦达机场,他便领略到了高原给他的下马威。他努力克服身体的不适,适应新的角色,确定自己的工作方向。

在昌都三高,他担任高一3个班的地理教学。通过摸查学情,他发现70%以上的学生初中完全没学地理,因此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没有。为此,他与其他老师一起制订了详尽的教学计划。通过一年的努力,他所任教班级学生的地理成绩和素养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对每一位援藏教师来说,我们在肩负着教书育人、关爱学生的责任同时,也成为民族团结的使者。”曾尚锦说,为此,他利用一切机会,通过言传身教,让“政治认同、国家情怀、民族自信、人格发展”在三高的学生身上传承,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做个有远大理想、人格健全的人。

他还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帮助贫困学生,时常给他们捐钱捐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他班上有一名叫嘎加的学生,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他的姐姐在读高三,母亲务农,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家庭生活非常困难。曾尚锦知道后,每月拿出两三百元资助他、鼓励他。在他的帮助和鼓励下,嘎加学习进步很快,还当上了班长。

引领提升

留下一支不走的教师队伍

“援藏终有期,把本地老师培养好,才是援藏的根本。”曾尚锦老师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在教研工作中,特别注意帮助授课老师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他曾跑去别的老师的课堂听课50多节,每次听完都和授课老师探讨该节课的优缺点。在他的指导下,格松旺姆老师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每次统考成绩都居年段前列;尹斌老师则荣获了昌都市第二届高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

为了更大范围地提高昌都三中老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他根据学校实际以及本人多次被教育部聘为“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专家评委的经历和教学经验,在全校开设专题讲座,使一大批老师在2018年“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活动中脱颖而出。

他还与刘新果老师一起建立了全区高中地理老师的教研平台,为自治区的地理老师提供了一个交流研讨的平台。接下来,他还准备将福建省的地理名师工作室接入该平台,为闽藏两地的地理老师提供深度交流的机会。

由于成绩突出,曾尚锦被授予“援藏工作先进个人”、 “优秀援藏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闽西日报记者 刘玉荣 通讯员 黄华)



上杭县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闽ICP备180298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