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邵武市:城市管理,绣花功夫这样下

2018-09-19 10:50:20 郑雨萱 何兴明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阙小琴

全省新一批省级文明城市名单中,邵武市作为县级市已连续三届获得省级文明城市称号。一座山水小城,何以能取得这样傲人的成绩?

先绘蓝图后“绣花”,超前的城市规划和精细的城市治理方式是邵武拥有大气、利落的城市气质的秘诀。“邵武城市的基因好、底子好,一座城市,三分靠建,七分靠管,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邵武市委书记何光松说。

四十年绘一张蓝图

邵武在城市规划上抓得早、抓得实,如今四纵七横的城市框架,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成型。

“1978年,省里组织‘农业学大寨’下乡工作队,下派到邵武的工作队成员,恰好都是规划建设方面的专家。”曾参与邵武首个城市总体规划的林永岩回忆。当时,邵武市把人才留在县城,促成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1982年,邵武首个城市总体规划获省政府批准,成为全省首个正式获批的县级城市总体规划。

这份高站位、高标准、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在当时的县级城市首屈一指。在规划指导下,城区内解放路、五一九路、五四路等骨干街道网陆续形成。

“首个总体规划关于城市基础框架的规划合理,即使现在看仍不过时。”林永岩说,在规划实施过程中,邵武善用巧思解决困难。当时城区中心规划一条路,由于财力有限无法一步到位,规划部门在附近高楼的楼顶上,用钢筋和仪器搭设测量控制点,派专业人员常年开展城市建设的定位控制,才确保规划不走样。

由此,邵武城市规划理念先人一步,不断提升。新世纪之初,省内外专家在邵武召开城市发展战略研讨会,针对邵武城市建设提出“东扩、南移、控中、美河”发展战略。如今,循着绘好的蓝图,邵武市整体的骨架基本未变,城市肌理得到进一步完善。

市容市貌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方面。“以往的市容管理方式比较简单,细节无法兼顾,整治后回潮现象时有发生。”邵武市城建监察大队大队长陈文俊说,从去年开始,邵武市实行街长制,由城建监察大队队员担任街长对城区主次干道经营秩序、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等情况进行实时监管,对占道经营、乱贴乱挂、乱搭乱建和乱堆乱放等行为进行劝导、制止及查处。“街长就像移动‘天眼’,能及时发现、反馈问题。”陈文俊说,今年,街长制扩展到城市15条主干道。

同时,邵武市抽调城管、交警、巡防等3个单位63人组成城市综合整治工作队,从早上6点到晚上10点进行联动执法,变末端执法为源头治理。去年以来,已查处各类影响市容环境卫生行为500多起,对违停车辆采取记分、罚款、拖车等方式严处。

疏堵结合美化城市

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以前把车停在路边抄牌罚款是常事,有了公共停车场后安心多了。”微型货车司机梁先生拉完货,把车停进距离居民区不远的停车场。

如今,邵武市结合316国道和205省道改线项目实际情况,投入1300余万元,在城市南部规划建设四个总占地约112亩的公共停车场,提供各类车位2600余个。“几个停车场分工明确,芹田停车场建设在国道边上,为大型货车提供停车休息点;寿山桥停车场合理利用桥墩下的空地,一个桥墩能停放四辆车。”城建监察大队副大队长高贤根说,利用现有资源,根据实际情况疏导车辆进入公共停车场,不仅有效整治车辆违停现象,也缓解了城市停车难问题。

流动摊点和夜市是城市治理中的顽疾,疏导分流、规划场所,成为邵武提升市容市貌的手段。邵武市在福山脚下创新建设占地16亩的福山夜市疏导点,引导城区占道经营的夜市摊点和流动摊点集中规范经营。以往流动摊点多在城区繁华地带“打游击”,油烟、污水、噪音给周边居民生活带来极大影响。新建的福山夜市排水、排污、监控、水、电等设施一应俱全,环境卫生得到保障,目前已有近40家摊点入驻,逐渐成为市民夜宵的主要场所。在福山夜市不远处,邵武市还打造了“一站式”二手车交易平台,既解决了25家二手车、农用器械经营户占道经营问题,又推动了二手车交易市场健康发展。



上杭县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闽ICP备180298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