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杭溪口:文明共富三重奏

2025-10-21 17:35:00    来源:上杭文明网   责任编辑:江雅萍   编审:刘龙海   监制:郭健

近年来,上杭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深挖用好习近平总书记13次来杭考察调研的宝贵理论和实践“富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思想共富、产业共富、生态共富、城乡共富、改革共富、文明共富“六个共富”机制,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促进高质量发展。

共同富裕,不仅体现在经济的增长上,更浸润在淳朴的乡风、和谐的秩序与百姓的笑容里。近年来,上杭县溪口镇积极探索构建“党建引领聚魂、涵养民风凝智、平安护航筑基”的文明共富体系,用一曲“文明三重奏”,奏响乡村振兴的新乐章。

党建引领,凝聚文明共富“魂”

走进溪口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阿青走溪口”的青年干部正在分享抗日名将廖海涛的抗战故事,台下群众凝神聆听。溪口镇构建了“1+11+N”三级阵地网络,培育了“阿青走溪口”“将星小小讲解员”等50余名讲解员,通过红色故事宣讲、道德讲堂、家风传习等活动,优良传统和文明理念“飞入寻常百姓家”,传遍溪口乡村的各个角落。“故事讲得好、政策讲得细,我们这些没怎么读书的都听得懂、听得明白。”多次听过现场讲解的群众曾纪光说。

阵地不仅铸魂,更催生行动。49支志愿服务队、811名志愿者常年活跃在溪口,敬老护苗、文化润心、清洁家园等各领域都有“红色马甲”的身影,志愿服务做到了“月月有主题,年年有品牌”。“志愿者穿上红马甲就是一份承诺,在服务中我们收获了成长,看到家乡因为志愿者的付出有所改变,我们也深刻体会到‘被需要’的幸福,我们会继续用行动传递家乡的温暖。”溪口镇的青年志愿者陈少龙说。

民风滋养,汇聚文明共富“智”

文明新风的践行,需要每一位群众的参与。溪口镇以“一献三捐”机制激发群众自治活力。在县道X624拓宽工程中,大洋坝村老党员罗振万无偿让地180平方米,带动全镇49户群众签订无偿让地协议,捐地3.51万平方米,实现项目征迁“零补偿”。“路休宽了,是造福大家的好事,我是党员,就应该带头。”罗振万看着拓宽一新的路说。

“公益事,要积极,讲贡献,不贪利。”这是大洋坝村村规民约中的内容,罗振万的无偿捐地,正是村规民约从“墙上”落到“地上”的缩影。得益于“政府补一点、集体贴一点、乡贤捐一点、个人掏一点”的多元筹资模式,溪口还有全县覆盖率第一的“长者食堂”。没有灯光布景、没有专业演员,一群平均年龄65岁的老人自发组建“溪风文艺队”,唱响对家乡的热爱。而无论是项目征迁“零补偿”,还是“长者食堂”,都是当地群众在崇德向善、和谐有序的民风中滋养而成的行动自觉,汇聚成溪口文明共富的“智”。“我们老年人就是发挥余热,为家乡做一些贡献,把社会的新时代新风尚唱给大家听。”溪风文艺队领队吴青梅说。

平安护航,筑牢文明共富“基”

平安是发展的底线,也是文明共富的底色。溪口深化“人防+技防”融合治理,建成“平安家园·智能天网”系统。推行“网格化治理+靶向化服务”,将全镇划分为66个平安网格,并组建了22支调解队伍,哪里有纠纷,哪里就有“和事佬”。“都是乡里乡亲的,矛盾说开了就好。能把问题解决在萌芽里,我们是最有成就感。”刚走访结束的巾帼调解员张玉招自豪地说。精细的网格化和靶向服务,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守护着溪口的和谐安宁。2019—2023年度,溪口连续五年获评市级“平安乡镇”。此外,溪口采用“线上+线下”双线宣传模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反诈拒毒、扫黑除恶宣传活动,覆盖群众年均超1.3万人次,发放定制宣传品12000余份,推动安全知识入脑入心。

党建凝聚磅礴力量,文明新风浸润民心,共建共享成为共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得到极大提升,溪口用实践证明,文明是通往共同富裕道路上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上杭县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闽ICP备180298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