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一行走进上杭县湖洋镇三田村吴胜新的家,专程采访他的百岁母亲范五金。刚见到笔者,老人便笑意盈盈地念叨:“我儿子孝敬我的事儿,桩桩件件都记在心里呢……”正如老人所说,吴胜新十五年如一日照料母亲的孝行,早已在三田村传为佳话,还被当地党委政府评为“孝敬老人”标兵,成了乡邻眼中的孝亲榜样。 今年百岁的范五金,出生于1926年7月。年轻时与丈夫吴锦初相守的日子里,丈夫对她的体贴照料,在儿子吴胜新心中种下了孝亲的种子。2010年1月,吴锦初离世,留下范五金独自生活。那时,老人每月仅有40元政府赡养费,远远不够日常开销与看病费用,更让人揪心的是,范五金早年就疾病缠身,吴胜新的妻子也常年体弱、需四处求医,双重压力让这个家庭陷入拮据。 即便生活艰难,吴胜新也从未亏待母亲。他每月省吃俭用,把省下的钱攒起来,定期给母亲买肉、买补品,帮母亲调理身体。每到夏天和冬天,他总会骑上车,载着母亲去服装店亲自挑选衣物,让母亲夏天穿得清爽、冬天裹得暖和,舒心过好每一天。妻子也始终和他同心,主动承担起照料婆婆的日常:洗衣、洗澡、更衣、剪指甲,把老人的生活打理得干干净净,让她始终生活在舒适的环境里。 2019年11月6日,意外突然降临——范五金不慎摔断右脚,送医后因年事已高,恢复难度极大,从此卧床不起,日常护理成了棘手难题。为了更好地照顾母亲,吴胜新自费报名参加龙岩市老人照护专项职业能力培训,认真学习专业护理技能。学成后,他把技能用到实处:每天准时给母亲端茶送饭,小心翼翼地扶母亲起身、卧床,耐心照料她的饮食起居与大小便,专业的护理不仅减轻了母亲的病痛,更让老人感受到满满的安心。 孝行传家,善念也在延续。2024年9月18日,范五金响应党委政府的号召,叮嘱儿子不办百岁寿宴,而是将自己省吃俭用攒下的11999元,捐给三田村新建的观音桥工程。桥建成后,还特意刻下“观音百寿桥、护佑万家宁——范五金”的字样,老人的善举像一缕春风,感染了村里的后辈,让行善积德的风气在乡邻间慢慢传开。 闲聊时,范五金老人精神矍铄,笑着向笔者分享自己的“长寿秘诀”。“我这一辈子过得踏实,日常吃得简单朴素,遇事不钻牛角尖,和邻居聊天只说开心事,从不拌嘴计较,在家不发愁、不憋气,善待身边人、疼惜家里人,能做些好事就更开心了。”这份平和与豁达,正是她能安享百岁的关键。 如今,吴胜新孝亲敬老的故事,早已传遍十里八乡。每当乡邻提起他们,都会忍不住竖起大拇指——这份跨越十五年的孝心,温暖了百岁母亲的晚年,更成了滋养乡风文明的一股暖流,让孝与善的家风在乡间传递。 |